(整理自網路)「塞維里亞的理髮師」被譽為音樂史上,最偉大的喜歌劇作品,是羅西尼24歲時所完成的傑作。根據羅西尼的說法,此劇僅僅花他24天的時間就完成。
阿瑪維瓦伯爵一心想追求塞維里亞城美女羅西娜,甚至不惜改裝成平民百姓,化名為林多羅,以掩人耳目。他請到了城內最足智多謀的「管家公」、同時也是理髮師的費加洛助他一臂之力,言明事成之後必有重賞。
羅西娜為她的監護人巴托洛醫生嚴密監管、行動受限,極欲想脫離此痛苦生活方式,聽聞年輕英俊的林多羅(伯爵)對其有意,於是芳心大動,決定下嫁。費加洛從中穿針引線,並設計讓原本也想娶羅西娜為妻的巴托羅醫生屈居下風;費加洛先將伯爵打扮成酒醉前來借宿一晚的軍官、稍後又改裝成羅西娜家庭音樂教師的弟子,好讓兩人有機會互傳愛意,結果卻也引發了一連串的鬧劇。最後仍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伯爵出示了真實身份、羅西娜歡喜下嫁伯爵,而巴托羅醫生則人財兩失,……至於費加洛,則是捧著一大袋金幣,繼續當他的管家公兼理髮師去了!
The Barber Of Seville - Overture
Rossini
歌劇《塞維利亞的理髮師》序曲
羅西尼
喜歌劇大師
義大利歌劇作家喬阿基諾‧羅西尼的歌劇至今仍歷久不衰,在歐洲各地都受到歡迎。他是一個令世人稱奇、令同行忌妒的音樂家。讓人稱奇的原因是,他在三十九歲的盛年,不知道為了什麼就此封筆;讓同行音樂家忌妒則是因為,他生前可以看到自己的歌劇在各國受到歡迎,更可以享受到因此帶來的盛榮。
羅西尼的雙親都是音樂家,父親吹小號,母親是鋼琴家。他在孩童時代就學習小號,變聲前還在家鄉的歌劇院中唱過歌劇。1810年,羅西尼十八歲時,第一部喜歌劇《結婚證書》在威尼斯問世。1813年第一部歌劇《坦克雷迪》在威尼斯推出,這也是他第一部受到歡迎的作品。從喜歌劇起家的羅西尼,其喜劇佳作《塞爾維亞理髮師》在1816年推出時,並不受到大眾的歡迎,當時是個失敗之作,但今日卻是他最負盛名的作品。
雖說羅西尼的喜劇作品受到大眾的歡迎,他也有不少嚴肅性的悲劇歌劇,如,《奧賽羅》、《威廉泰爾》、《摩西》等的評價也很高, 1829年《威廉泰爾》於巴黎演出時,觀眾的反應近乎瘋狂。羅西尼至此已經寫了約四十部的歌劇,但他就此封筆,不再創作歌劇;他以剩餘三十九年的生命寫了一首《聖母哀悼曲》(1842)、一首《小莊嚴彌撒》(1864),以及數量可觀的鋼琴小品與聲樂曲,其餘的時間則舒舒服服地過著如同退休般的生活,享受著之前所做的歌劇作品帶給他的盛名。
羅西尼離開巴黎後,回到義大利。1845年他的第一個妻子過世,他和第二任妻子自次年結婚,事實上,再婚之前他們已經同居有十五年之久了。1855年他回到巴黎,1868年死在巴黎,1877年遺體才移回佛羅倫斯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