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
流浪在父母的眉間
背起層層礦藏
順著煤車的心事
夢向遠方
學習青鳥的飛翔
徘徊在鄉親的眼底
阻擋多年的群山
商討讓出條路
喚流雲送我 往
未知的去處
盤旋在你的髮際
晃晃蕩蕩
迂迴伏行的思緒
穿越細長的坑洞
隨風 東北一季
滿山的芒草
左右熱情相迎
漂白了我的髮鬢
故鄉的黃昏
一抹又一抹
染紅了我的眼睛
Leo. 2013.10.26.
流浪之歌
詞:文夏/唱:蔡振南/「多桑」原聲大碟
船也袂倒轉來 日落黃昏時
去處也無定的 阮欲佗位去
拖磨的阮身命 有時在山野
為何來流目屎 為何會悲哀
放捒的阮故鄉 總是也無惜
流浪來再流浪 風雨吹滿身
啼哭也不回來 青春彼當時
目屎若會流落 叫阮欲如何
路若行有東西 人生有光彩
雖然日頭在天 不時照落來
春天呀緊過去 秋天就欲來
可憐的阮青春 悲哀的命運
感想:
講信用的東北季風
又從故鄉開始吹拂了!
愈吹愈遠,愈吹愈遠,
溫暖的南方也漸漸起了涼意。
吹來了故鄉的風情,
也吹來了那些年的往事。
當年的教育有所謂的實驗班,
就是專辦升學的升學班啦!
現在回想起來那是極為變態的教育,
難怪有些同學,尤其是簡律師同學,
老是憤憤不平,他是寧為雞首也不為牛後。
一年多前我用生澀的筆觸,
寫下給國中同學簡律師的紀念文(算是白話祭文),
而幾位同學也幫他製作紀念影片,
並完成他的心願—出一本(紀念)書。
參加同年齡的告別式和長輩的有很大的不同,
有些事彷彿隨時就會發生在你身上一樣,
在他稚女滿臉淚水的不捨中,
於是自認「時候還未到」的我,
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健康,
也開始對生命有了省思……
以下摘錄自「仗義執言紀念輯-生命的省思」
文:簡律師/校稿:311/編印:游老師/整理:Leo
瑞芳真正的才子是──吳念真!
2011.6.19 15:11
如果要讓我說,瑞芳人的子弟在臺北,我最欣賞誰?答案是─吳念真!
當律師繁忙的工作一靜下來,我常上Youtube看吳念真的影片,尤其是他的演講。去年底,綠色和平廣播電臺辦尾牙,席開十桌,我在那裡遇到了吳念真。我告訴吳導演,二十年前,看了他的一篇短篇小說叫「結婚」,我在十年前與我太太結婚了。最近他寫的一本書叫「這些人那些事」。看了這本書,我曾經獨自一個人在午夜的瑞芳潸然淚下…。多年來,悲傷並不能讓我掉淚,只有感動的時候…。
吳念真用他很會說故事的能力,將瑞芳這個小鎮的故事介紹到臺灣的每個角落。從「悲情城市」開始,我常被吳念真說的故事感動。這是一個二二八事件的故事。因為小時候,父親幫郭雨新先生助選,我就在大人的談話中,知道了二二八這個名詞。瑞芳國中一年級的時候,看到一些同學手中拿著中央日報,在臭罵當時「美麗島事件」的八個軍法大審的「叛亂犯」,我就感覺無知的可怕,罵得最大聲的意見領袖,…長大後當了警察,後來從鄰居的口中,知道他涉嫌包娼包賭,被革職後抓去關了…。
吳念真所導演的其中一部電影叫「多桑」。這是一部以吳念真父親的故事所拍攝的電影,電影主要訴說著礦工的故事。這一部電影的主題曲是「流浪之歌」,日本曲,由南哥蔡振南演唱,詮釋的淋漓盡致,每次聽到這首歌,我都有點想哭的感覺…因為很感動。
吳念真的坦率與真誠,從他的談話中表露無遺!他不會炫耀自己多會唸書,也從不曾自誇是瑞芳的才子,他更不會自吹自擂國小或國中功課有多好?見過世面,歷經滄桑的人,更不會以唸什麼實驗班而沾沾自喜,自認高人一等!這才是瑞芳的真正才子!也是臺灣真正的電影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