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整理自網路)海 頓的《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寫於1796年,距今已有兩個多世紀。在海頓之前的十六、十七世紀和海頓之後的十九、二十世紀,都出現過許多聲譽甚隆的小號音 樂,但是歷經幾百年歲月的磨洗,有些聲振一時的曲目鉛華褪盡,湮沒在歷史的洪流中了,而海頓的這首小號協奏曲,卻依然絢麗輝煌,它的藝術魅力不減一毫,至 今仍是音樂會上的重要曲目。

 

  《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是傳統的協奏曲三樂章結構,按照快、慢、 快的原則佈局。全曲光輝四射,富於青春活力, 淋漓盡致地發揮了小號輝煌燦爛的音色特性。 第三樂章是燦爛的終曲樂章, 這部協奏曲就因為這個樂章而遠播四海, 成為海頓全部作品裡最流行的一部。 這個樂章的正主題旋律是人們非常熟悉的曲調, 許多種古典音樂旋律辭典裡收入這條旋律, 國外的電台廣播裡常採用小號演奏的這段音樂做時段或欄目的開始曲 。所以, 說海頓的這首小號協奏曲是他所有作品裡最流行的一點也不過分。

 

 

Trumpet Concerto in E flat, 3rd movement
Haydn

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第三樂章

海頓

 

 

交響曲之父

 

  海頓可謂是古典樂派的核心人物,是一個開朗的人;莫扎特是他敬重的年輕朋友,貝多芬曾經是他的學生。海頓因才華洋溢,年輕時即擔任宮廷樂師,一生都在創作,作品從合唱曲、室內樂,到歌劇、交響樂和多種樂器的協奏曲,內容相當豐富,作品結構清晰、旋律流暢,晚期作品更是將交響樂與聲樂融洽地結為一體。被稱為「交響曲之父」的海頓,一生共寫了一百零四部交響曲,至今尚無人能夠打破他的紀錄。

 

  海頓生於一個修車匠的家庭,八歲時得到維也納聖史蒂芬教堂的獎學金,進入它的唱詩班,他在這裡一直待到十七歲變聲為止。離開唱詩班後,海頓的經濟來源都不算穩定。他先在以教鋼琴、給人伴奏等維生;之後在老師尼科洛‧波爾波拉手下擔任助手,這個職務他一做就做了十年,這段期間老師教他作曲、音樂,他也試著創作一些作品。漸漸地海頓的作品受到一些貴族的注意,最後並得到埃斯泰哈齊親王的賞識,到他的宮廷中服務。

 

  1716年他被任命為安東˙埃斯泰哈齊親王的樂長助理,不久就升為樂長。親王的位置後來由安東˙埃斯泰哈齊親王的弟弟尼古拉斯繼承。這兩個親王都喜愛音樂,尼古拉斯甚至蓋了埃斯泰哈齊宮,在宮中有兩個劇場,一個專門演出歌劇,另一個則演出木偶劇;此外,還有兩個音樂廳。海頓音樂身為音樂樂長,手下管理一個樂團、一個小教堂唱詩班、一個歌劇團,和一支銅管樂隊。

 

  海頓一生的創作都是為了親王所寫,親王每週會到這個宮殿休息,每次來要舉行兩次兩小時的音樂會、兩次歌劇演出、一次木偶劇演出、三次禮拜。為了應付龐大的演出量,海頓時時刻刻都在創作,他將人生最精華的三十年都奉獻給這裡。

 

  1790年喜愛音樂的親王去世了,繼位者對音樂並不感興趣,埃斯泰哈齊的音樂盛況以不復以往。但此時海頓已經名滿歐洲。17 91年親王允許他休假,他應邀到英國訪問。海頓在倫敦舉行兩次大規模,且受到歡迎的巡迴演出,還接受牛津大學的榮譽協會。一七九五年海頓回到埃斯泰哈齊親王身邊,繼續服務到1803年退休為止。此後定居在維也納,並在自己的住所舉行音樂演出,招待王公貴族和自各地來訪的音樂家。

 

  海頓創作期的高峰是在埃斯泰哈齊宮的那三十年間,他也有一些歌劇創作,但是不如交響曲來的重要。海頓的交響曲結構緊密、開朗明亮、富有旋律性,至今仍受到大眾的歡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新手六 的頭像
    新手六

    新手六日誌

    新手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