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自網路)海
頓的《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寫於1796年,距今已有兩個多世紀。在海頓之前的十六、十七世紀和海頓之後的十九、二十世紀,都出現過許多聲譽甚隆的小號音
樂,但是歷經幾百年歲月的磨洗,有些聲振一時的曲目鉛華褪盡,湮沒在歷史的洪流中了,而海頓的這首小號協奏曲,卻依然絢麗輝煌,它的藝術魅力不減一毫,至
今仍是音樂會上的重要曲目。
《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是傳統的協奏曲三樂章結構,按照快、慢、 快的原則佈局。全曲光輝四射,富於青春活力, 淋漓盡致地發揮了小號輝煌燦爛的音色特性。 第三樂章是燦爛的終曲樂章, 這部協奏曲就因為這個樂章而遠播四海, 成為海頓全部作品裡最流行的一部。 這個樂章的正主題旋律是人們非常熟悉的曲調, 許多種古典音樂旋律辭典裡收入這條旋律, 國外的電台廣播裡常採用小號演奏的這段音樂做時段或欄目的開始曲 。所以, 說海頓的這首小號協奏曲是他所有作品裡最流行的一點也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