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自網路)《離 別》練習曲,即是練習曲作品10第3號。這首著名曲目的誕生在於蕭邦的一個小戀曲:他在十九歲時,愛上一位華沙音樂院的女同學──康絲丹奇。她是一位漂亮 而富音樂才華的姑娘,蕭邦因為生性羞怯,始終不敢向她傾吐愛意。後來他決定遠離祖國,前往巴黎時,在她的面前,彈奏了這首《離別曲》,向這日思夜慕的少女 告別了。這首曲子後來也成了經典日劇「101次求婚」中,最令人難忘的劇情配樂。
這是一首練習旋律的樂曲,以『離別曲』聞名, 開始的旋律極為優美, 相傳蕭邦自己也表示一生中沒有寫過如此優美的旋律。 樂曲由三個部分所構成, 第一部份使用搖籃歌曲的低音加上伴奏的中間聲部配上高音的旋律, 第二部分是比較激動的部分,夾雜濃烈的情感, 最後一部分則是第一部份的再呈現。
Tristesse (Etude, OP.10, No.3, In E Major)
Chopin
離別曲(練習曲第10章第3號E大調)
蕭邦
鋼琴詩人
弗雷德烈克‧蕭邦(1810-1849)是著名的鋼琴家、 作曲家,世界各地的音樂愛好者都非常喜歡聽他所創造的音樂, 彈奏他的作品。蕭邦出身於一個溫暖的中產家庭, 自幼便流露出音樂天才,他七歲便寫下了第一部作品──波蘭舞曲, 八歲時的公開演奏更驚動音樂界!
正當蕭邦青少年時,波蘭的音樂無法容納他天生異稟的才華, 在師友的勸導和自己的決心下,他終於出國學習音樂。 這個歷程並非一帆風順的, 他經歷過無數次成敗的交替與過程的辛酸,他毫不氣餒地一一捱過, 最終音樂才華得以磨練,並為後世所尊崇。 蕭邦的成就不僅於出色的鋼琴演奏技巧, 而且他善於利用作曲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當他還在華沙(波蘭首都)的二十年裏,他的作品明快、清新, 表達出對家鄉的熱愛、對民間音樂的欣賞與接納; 出國發展的十九年裡,他由於懷念祖國和親人, 關心波蘭民族解放運動,憎恨外國侵略者,使他的作品更趨成熟, 思想性更高,情感更深沈,氣勢更雄偉, 從純粹的抒情發展為宏大壯麗的民族史詩,因此被後人尊為「 鋼琴詩人」。
蕭邦是個混血兒,父親是法國流亡波蘭的教師,母親則為波蘭人, 生在華沙、長在華沙。蕭邦六歲開始學鋼琴,八歲時公開登台演奏。 1826年進入華沙音樂院,在這個學校待了三年。這段時間, 他曾在沙龍演奏,創作過一些輪旋曲、波蘭舞曲與馬祖卡舞曲。
1829年蕭邦發表《f小調鋼琴協奏曲》, 雖然這首協奏曲創作的年代早於《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但通常被稱為《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這一年他還在維也納舉行音樂會、訪問布拉格與德雷斯登兩地。18 30年因波蘭為俄國佔領,蕭邦不得不離開華沙,自1831年起定 居巴黎。
蕭邦在巴黎認識了許多音樂家,如,李斯特、孟德爾頌、 白遼士等人,也與他們維持良好的關係。基本上, 在巴黎的生活並沒有經濟上的困擾,他以教鋼琴與舉行音樂會為生, 音樂家們賞識他、音樂會受到大眾的歡迎, 教授音樂的的報酬也很好,他在巴黎的發展相當順利。
1838年起蕭邦與女作家喬治‧桑開始同居, 兩人住在喬治桑的家鄉諾昂,蕭邦漸漸地減少鋼琴演奏, 專心從事創作。蕭邦許多優秀的作品,諸如,《二十四首前奏曲》、 《降b小調奏鳴曲》、《b小調奏鳴曲》、《f小調幻想曲》 都在這個時期產生。蕭邦的作品幾乎全部都是鋼琴曲, 他的作品優雅如詩,流暢精緻,具有完美的歌唱性。
然而蕭邦與喬治‧桑的關係一直如同暴風雨般,情況時好時壞, 這大大地影響到蕭邦的身體健康。1847年兩人分手時, 蕭邦的健康情形已經相當差,但他不顧健康問題,在1848年時仍 然訪問英國與蘇格蘭,1849年死於肺病,死後葬於法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