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整理自網路)西1890年寫作了《貝加馬斯克組曲》(鋼琴曲,共四首),其中第三曲就是這首膾炙人口的「月光」。這是德布西早期最重要的作品,這時正是德布西踏進印象樂派樣式前的過渡時期,但在這首「月光」音響中,已充分流露出印象樂派的獨特氣氛。

 

  全曲可分成三段,最初從第一小節到第八小節中出現的主要主題,是反覆同一音型的下行樂句。中段的伴奏使人聯想到豎琴,上面流瀉出八小節的主題,共反覆出現三次,但每次都稍加變化。接著又回到第一段的主題,但伴奏部卻使用中段的伴奏音型。最後進入中段音型的尾奏靜靜終了。

Clair De Lune
Debyssy

月光

德布西 

 

印象樂派創始者 

 

  西--法國印象樂派的奠定者,九歲時開始學習鋼琴,1873年進入巴黎音樂院,專攻鋼琴與作曲,在巴黎音樂院的學業持續12年。德布西原先希望能夠成為一名職業演奏家,但在17歲時因為未獲鋼琴獎,德布西漸漸放棄成為演奏家的夢。次年進入作曲系,漸漸地朝改往作曲發展。1884年他以清唱劇《浪子》得到音樂院的羅馬大獎,前往羅馬。德布西在義大利居住了四年,曾一度迷戀過華格納的樂風,不過最後他還是找到自己的風格。

 

  西轉向作曲發展後,就很少以演奏家的身份在公眾面前露面。他有時候會與一些音樂家交往,不過他比較喜歡與印象派的詩人、畫家接觸。西最喜歡印象派畫家莫內的畫風,並將這種畫派的風格轉為音樂創作的一種手法,以豐富的、變幻的,甚至是難以捕捉的和聲和樂器音色,創造出一種特殊的氣氛,這成為德布西作品的主要特色,《牧神的午後》、《夜曲》、《大海》是他的代表作。由於《牧神的午後》的音樂幾乎達到了可視的地步,後來尼金斯基便為它編舞,由俄羅斯芭蕾舞團於1921年首次公演。

 

  進入二十世紀,德布西開始多元化發展,1901年他開始為《二分音符》雜誌寫樂評,1902年推出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在這部歌劇中,他的印象派主義特徵得到更為長足的發展。德布西晚年病魔纏身,於1918年死於癌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古典音樂
    全站熱搜

    新手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